入秋做對事 秋老虎不咬我
- Sunrider Taiwan
- 2019年8月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今年八月八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「立秋」,而「立秋」之後,天氣並不會馬上變涼,太陽還是會相當的威猛,甚至可能比立秋之前還炙熱,有時甚至會升高至攝氏三十五度以上,好像老虎會咬人,所以人們就將此炙熱如夏天的天氣稱為「秋老虎」。
民國時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記載:「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謂之啃秋。」有迎秋之意,後來人們也把在立秋當天吃西瓜稱為「啃秋」。因為人們相信立秋時吃西瓜,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,整個秋天不生病。簡單來說,啃秋習俗之意即在用西瓜「啃」去暑氣、「啃」掉「秋老虎」,迎接涼爽的秋季。
養生之道在於「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」,而立秋就是人體「陽消陰長」的過渡時期。中醫認為「秋燥之氣」最易傷「肺」,因為肺臟直接與大氣相通外,也與皮膚與大腸有密切關係,所以歷代醫學家都認為:秋季養生,重在「養肺」。除飲食調適上要注意「養陰清燥、潤肺生津」外,同時還要注意心情的調適,以免被秋季草木凋零而開始露出的肅殺淒涼之象所影響而「傷春悲秋」。總之,秋季務必要好好養生,不然不只會被秋老虎啃咬,等到冬天來臨時,身體還會缺乏抗病力與抗寒力。
秋季飲食應以「溫食」為主,來養護肺與胃外,也千萬不要因為秋老虎而貪食寒涼食物。另外「秋三月,肺氣旺,味屬辛」,所以要儘量少吃蔥、薑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,以及辛辣、油炸、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,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,以免木被金所剋,簡單來說就是「少辛多酸」如吃些梨、梅等養陰養肺的水果。
最後,秋季養生還應以「平衡膳食、辨證配膳」為原則,雖然立秋也是最適合進補的時候,但「虛者補之、實則瀉之」,所以並非人人都要進補。瞭解自我體質、順應秋季變化,不怕秋老虎好過秋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