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明吃粽 快樂過端午不肉重
- Sunrider Taiwan
- 2019年6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你知道,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是哪一天?
古人所說的「惡月」、「百毒月」、「死月」指的是哪一個月份?
「正陽節」、「端陽節」、「天中節」指的又是哪一個節慶?
古代每年到了農曆五月,山林間常常瀰漫著有毒山嵐瘴氣,毒蛇、蜘蛛、蜈蚣等有毒動物,昆蟲也特別的多,加上天氣炎熱,細菌容易孳生而「瘟疫」頻繁,所以有「惡月」、「百毒月」、「死月」之稱。而五月五日是一年之中正式進入陽氣最旺的日子,且古人認為這天太陽會在正中,所以「端午節」又有「端陽節」、「天中節」、「正陽節」之稱。
其實端午節有許多文化,而文化中更是蘊含著許多寶貴的養生智慧,例如早期人們吃粽子是為了養胃消火,認為糯米益氣健脾、粽葉清熱、利尿,內餡中的鹹鴨蛋也能滋陰清肺。至於菖浦、艾草則是為了抵抗瘴癘而掛;划龍舟則是為了氣血順暢。換句話說,現代人過端午節要用現代人的新觀念,對於好的傳統活動應積極參與,如划龍舟、包粽子、懸蒲艾、掛香包等。有些習俗則要修正,例如來殺毒遠蛇的雄黃酒則要慎思,因雄黃是種含三硫化砷的有毒性礦物,不鼓勵飲用。總而言之,透過端午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,可以再次提醒我們養生保健的重要性。
健康的飲食首重均衡,端午吃粽當然也不例外。對於怕胖、消化不良,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朋友在享用粽子要有撇步。因為每顆約300公克的肉粽熱量400到600大卡,小小的一顆150公克粿粽或鹼粽,熱量也有200到350大卡。端午節前後吃肉粽、餐餐吃肉粽,不是變肉重就是沉重。
建議端午前後,每餐不要只吃肉粽,還要搭配蔬菜,水果來均衡一下;食用肉粽前,可善用含有綠咖啡萃取物或山茶葉萃取物等機能性食品來促進代謝;吃完肉粽後建議善用陳皮、山楂等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,或喝綠茶、菊花茶等來生津止渴,促進代謝。或者僅中午時吃肉粽,早上或晚餐選擇含豌豆、大米、山藥、芡實等可以健脾利濕的飲食來平衡一下。這樣聰明吃粽,過完節就不怕變肉重!
Comentários